香港科技大学发现新蛋白质有助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
|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6-04-22 10:49:14 | 来源: 新华网 |
新华社香港4月21日电 香港科技大学21日宣布,该校研究团队发现人体自身的一种蛋白质,有机会发展成为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新药物。这项突破性研究结果本月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
这项突破性的研究由科大理学院院长、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叶玉如教授带领。她领导的研究小组,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刘富友教授及浙江大学张宝荣教授合作,发现一种被称为白介素-33(IL-33)的蛋白质,能有效改善模拟阿尔茨海默氏症转基因小鼠的认知障碍和病理症状。
叶玉如说:“这项令人振奋的发现使我们对阿尔茨海默氏症这个既复杂又多病因的疾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为治疗这种疾病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是将小鼠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治疗。”
阿尔茨海默氏症是一种会严重削弱患者认知能力的渐进性脑退化病,至今仍然未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的症状包括逐渐丧失记忆、推理和判断能力,以及降低活动能力。病理学标志包括在患者脑中有累积的淀粉样(Aβ)蛋白斑和神经纤维缠结。
最新统计显示,全球罹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人口已达4600多万,预计2050年患者人数将会增加到1.3亿。阿尔茨海默氏症主要影响65岁以上的老人,是导致老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为社会、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