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梦"到"一带一路" 不断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6-02-23 09:33:24 | 来源: 环球时报 |
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教授沈大伟去年3月曾在《华尔街日报》上撰写了“中国即将崩溃”的文章。上周,沈大伟与中国学者王文交流时明确表示,那是误解,他“不愿意、不支持、不想中国崩溃”,言语斩钉截铁。
“中兴领袖习近平。”香港《南华早报》2014年8月曾以此为题描述中国发生的变化。文章说,自上任以来,习近平厉行新政,锐意进取,开共和国中兴气象。他重视吏治,落实反腐,避免反腐虎头蛇尾,草草收场。习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调结构,保民生,追求可持续发展。他强调兼顾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重整国有企业,痛击垄断和利益集团;处理违法外企,让民企获得更多空间;整顿房地产市场,让经济不再为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绑架,让实体经济得到更多资金,为企业研发提供更多支持。习的经济政策更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本月发表题为“习近平怎么看世界……以及为什么”的论文。论文称,习近平已经展示了他是一位果断的领导人,不仅决心管理中国,而且改变中国,以应对悬而未决的巨大挑战,“他改变了中国进程”。文章说,习近平阐述中国的大构想,以回应那些挑战,号召实现“中国梦”。从各种讲话和党的解释来看,中国梦意味着国家复兴,建立一个繁荣、民族和谐、在国际上强大且有影响力的国家。更具体地讲,习近平决心采取市场化改革,以直面国内挑战。市场化改革要改变出口和投资驱动型模式,这种模式曾支持了中国的增长,但现在重要性衰减。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政策,目标是使市场成为经济运行的“决定性”力量、向内需和消费型增长转变,解决产能过剩和产业过剩、对国有部门实行商业纪律以及应对中国严重污染的问题。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2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上台执政三年以来,中国的社会风气有了很大变化,可以用“风清气正”来形容。从政府机关到企业等各个层面的运作都越来越规范化,社会秩序更加有序。此外,如今党和国家还更加注重和谐发展的概念,强调人和环境的和谐共存。在中国经济转型遇到新情况的背景下,这个理念的提出也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张颐武表示,三年来,中国提出了许多宏大的目标与理念,从“中国梦”到“一带一路”都是对世界格局和中国内部发展的一次“顶层设计”,是对中国未来可能性的一种探索。这些宏大的目标实现起来需要很多步骤,目前正在逐步展开。(环球时报驻美国、韩国、德国、新加坡特约记者 萧达 王伟 青木 辛斌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汪析 柳直)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