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香港创业青年:“懒惰”出需求 “思考”出创新
|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08-26 10:44:11 | 来源: 新华网 |
香港科学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尽显现代科技的美感,记者在这里见到了26岁的香港青年创业青年列家诚。和其他创业青年不同,这位80后创业者的灵感来源于自己的“懒惰”和“思考”。
香港教育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的列家诚看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于去年10月创办起自己的公司Censpot。去年12月,他的创业项目获得香港科技园网络科技创业培育计划的支持,获得30万港币的业务及科技支援基金。今年3月,他的初创公司正式入驻香港科学园的Incu-App中心。
礼貌随和,笑容灿烂,这位80后香港创业者脸上没有疲惫,满满的都是热情和活力。列家诚细致地向记者介绍了公司最基本的三项业务——教育类手机App和网站设计,满足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的远程学习需求;运用语言人工智能程序,快速地完善公关稿件和广告语设计,并且还提供实体公关服务;物联网系统的设计,让人们利用手机App随时随地控制家庭灯光、家用电器及监控系统。
教育、公关、物联网,看似没有什么联系的软件开发和服务构成了整个公司的核心业务。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列家诚往沙发后背靠了靠说,因为他懒得动,却喜欢思考。
大学时他不想每天坐在图书馆里翻着大部头的书撰写研究论文;在家里他也懒得起身去关灯,懒得拿着遥控关电视、关空调。他曾想为什么不能在家里或者坐着巴士的时候上课。“懒惰”出了需求,“思考”出了创新,无论是教育软件、完善公关稿的语言人工智能系统还是物联网,都是他反复思考过后对于这些需求的满足。
列家诚对记者说,其他两项都已经在运营当中,物联网系统还在完善,预计今年11月完成并推出。他看中物联网在内地市场的广阔前景,想要将最终售价控制在1万到2万港币,压缩目前市场价格的90%,实现物联网应用的平民化。
“8岁的时候,我主动跟爸爸要了第一个礼物,一台电脑。14岁的时候,我开始自学编程,还为我的小学设计了网站。”列家诚从小就对计算机和编程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回忆,第一次看到电脑死机,他手足无措,当场被吓哭。那时候他暗暗立志,一定要把电脑学好。这个学语言的香港青年进军互联网行业并非偶然,而是兴趣和志向所在。
列家诚的祖籍在福建,“自己做生意”是家乡人的观念。从小,从事红酒贸易的父母带着他在内地各个城市谈生意。如今,列家诚每周都要去内地的各个城市开拓市场,扩展人脉,把自己公司的服务和产品推广出去。除了内地,Censpot的消费者还布及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海外国家和地区。
(庞悦)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