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东岸诗人西岸行”落幕 两岸新生代登高诗会致青春
|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07-23 16:07:13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福州7月22日电 (林春茵)“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曾在大陆诗人作品中“穿过大半个中国”的台湾“90后”诗人曾贵麟,22日借用这两句古话来总结第三届海峡青年节“海峡东岸诗人西岸行”的感受。
历时三天的榕城采风之后,两岸诗人22日晚间登上有福州“三山”美誉之一的于山,以一场幕天席地的诗歌朗诵会为此行画上句号。除著名诗人郑愁予和带队者王厚森外,来访的台湾诗人均为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他们与大陆青年诗人共同成为第三届海峡青年节“海峡东岸诗人西岸行”的主角。
“两岸诗人情谊深厚,但过去大陆可能更为熟知老一辈诗人,新生代如此亲密接触还是首次,这是非常可喜的开始。”台湾诗人王厚森说。当夜的诗歌朗诵会演绎了他的诗作《爱的流星雨及其速度》,王厚森说,“爱情永远是年轻人的共同主题。”
对“时间”的哲思、都市与乡土落差的“乡愁”、播迁台湾的“外省人”命运、两岸割舍不断的血脉,台湾青年诗人以诗句描画出“台湾印象”,在海峡朗诵团的清音中展现出来。
曾贵麟以一班“被野放的列车”探寻“老家与远方”,流露台湾青年对现世的的焦灼。台湾诗人冯瑀珊则描摹出饱含原乡情结的祖父背影,令听众唏嘘,“一九四六,当你从福州来到/民国三十五年,抛弃自己的籍贯”“我在背上刺青/不是你的精忠报国却是/寻根的意象,你没有固定的户籍”(冯瑀珊《失落的户籍──致祖父和他的年代》)。
闽籍青年诗人则用诗行讲述“映像榕城”,麦园路、上三路八号、高盖山、鼓山、镇海楼,诗人们以个性化的视角向台湾诗友介绍闽都风情和三山文化。
“诗歌中最动人的部分,往往是对‘过往’的总结。”大陆著名文艺评论家孙绍振说,两岸同文同种,诗脉同源,“共同回望‘过去’,是诗歌资源更是弥足珍贵的情谊。”
第三届海峡青年节“海峡东岸青年诗人西岸行”由福州市文联主办,旨在以推动两岸诗歌创作,增进同时代诗人的相互了解,将常态化持续开展,逐步打造为“海峡两岸诗歌文化品牌”。(完)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