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近30件南迁文物60多年来首次面世
|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12-29 10:57:21 | 来源: 京华时报 |


展出的青花缠枝番莲纹双耳尊。新华社发
京华时报讯(记者马金凤)昨天,“传奇·见证——颐和园南迁文物展”在颐和园举行,本次活动共展出园藏参与文物南迁的文物精品与档案史料共计73件,其中近30件文物是60多年来首次面世。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2月。
位于颐和园扮戏楼内的专业展厅内,明代的蟠虺纹簠、宋代的嵌松石方胜纹方鼎等67件文物精品在灯光的晕染下,焕发出无穷魅力。这些文物都同样经历过一场旷世传奇——文物南
迁。为铭记这段不平凡的历史,颐和园特将园藏参与国宝南迁的文物及档案史料首次集结展出。展览反映了颐和园藏650箱2445件珍贵文物从1933年至1951年,为避战乱18年的颠沛辗转最后部分归园的曲折过程。
背景链接·“国宝南迁”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鲸吞东北,窥伺华北。北京(时称北平)这座聚集着历代宫廷艺术宝藏的古都危在旦夕。1932年秋,故宫博物院开始选提文物,按类装箱。1933年1月,日军攻破榆关(即山海关),北平已处于迫在眉睫的战火威胁之下。1933年3月,颐和园文物随故宫国宝南迁。自3月至5月,颐和园文物共分三批,随故宫国宝一起踏上南迁之路。根据档案记载,参与南迁的颐和园文物共计2445件,另含《图书集成》一部,计528函。
经过十余载颠沛流离,抗战胜利后,南迁国宝于1947年底运回南京。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部分随国宝南迁的颐和园文物于1950年初北返抵京。
据悉,北返回园文物共计368件,仅约占南迁之初文物总数的15%,以瓷器、玉器、青铜器为主,还包括部分家具陈设类文物,成为颐和园文物收藏的核心组成部分。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