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珐琅彩技艺将启动复活计划 已失传200多年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12-21 13:40:49 |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清乾隆珐琅彩宫碗复刻计划日前在京启动。失传200多年的宫廷珐琅彩技艺即将恢复,为世人揭开了宫廷珐琅彩工艺的神秘面纱。
珐琅彩瓷器的前身为景泰蓝,最早出现在明代,正式起于清代康熙年间,盛于雍正、乾隆年间,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因制作工艺极度费工,自乾隆以后珐琅彩就销声匿迹了。后世虽然屡有仿制,但与当年工艺相去甚远。
据政合宫宫廷珐琅彩研究院创始人孙赫阳介绍,完成一个宫廷珐琅彩瓷器要经过167道工序。为了将该技艺“复活”,专家团队从1999年开始研制瓷胎画珐琅。历经十三年之久,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并反复试验之后,终于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将宫廷珐琅彩瓷器再度呈现给世人。
新闻推荐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电贺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 郑丽文复电习近平表示感谢2025-10-20
- 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2025-10-20
- 外国驻港人士见证新疆之美 期待协作谱新篇2025-10-20
- 绿水青山遍神州 “数”看产业与金融共谱新画卷2025-10-20
- 这5年,中国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什么2025-10-20
- 百余位学者共议台湾光复80周年与两岸关系发展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