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冀与内地在微型卫星研发领域有更多合作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12-11 10:39:17 | 来源: 新华网 |
香港理工大学科研人员10日表示,在香港参与深空探测、“一箭多星”等国家重大航天项目的基础上,期待两地在微型卫星研发领域有更多合作。
香港理工大学当日举办发布会,介绍其科研人员参与研发的“开拓一号B”微型卫星装置与应用,该卫星于今年9月成功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飞入太空。
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副主任容启亮表示,微型卫星的研发有助将低成本航天科技应用在民用领域,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两地航天界未来可合作开发更多微型卫星产品。
容启亮告诉记者,两地航天界已合作多年,以往侧重于深空探索领域,例如火星及月球的探测计划等,而此次理大与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微型卫星平台,大大降低了在太空做实验的成本,也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未来在太空测试样本提供了渠道,意义重大。
“以往的深空探索,技术挑战性很高,应用领域较窄,而微型卫星平台能够将‘高深’的太空科技‘平民化’,惠及普罗大众,有望成为日后两地业界的合作重点之一。”容启亮说。
今年9月20日,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20颗微型卫星送入太空,创下中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开拓一号B”作为其中一星,成为首个由香港联合研发的微型卫星平台及分离装置,开创了香港在低成本太空科技领域的先河。
据介绍,微型卫星平台及分离装置技术可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多个领域:在航空界,可提供额外资源追踪航班,并协助调查飞行事故;制药及先进材料方面,可提供低成本平台进行无重状态实验,加快研发新物料;在教育界,该技术有助大专院校进行各种与太空环境相关的科研,也能为中学提供技术平台,将物理实验带上太空,增强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
容启亮表示,该项科研成果惠及众多产业,两地可合作优化微型卫星平台的设计,进一步减轻其重量、降低开发成本,以更易于应用。
据悉,“开拓一号B”与深圳航天东方红研发的主卫星“开拓一号A”以子母形式组成。有别于重量为数百至数千公斤的传统卫星,“开拓一号B”仅重不到两公斤。
长征六号发射当日,该微型卫星于距离地球500公里的上空从主卫星分离,其主要任务是进行一系列太空验证和实验,卫星预设寿命为3个月,预计将于8年后离开轨道重回大气层,届时不会造成任何太空垃圾。(记者王小旎)
新闻推荐
- 这份“答卷”含“金”量足!多重优势吸引跨国企业持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2025-07-22
- 江西旅台同乡会到上饶参访交流2025-07-22
- 第三届湖台青年“追梦 筑梦 圆梦”交流暨体育嘉年华活动在吴举行2025-07-22
- 2025“相约醋都 放飞梦想”台湾大学生实习体验营在镇江举办2025-07-22
- “情牵两岸 相约运河”苏台青年文化之旅活动在扬启动2025-07-22
- 今天迎大暑 一年中最热节气来临 注意防暑降温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