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证所税生不逢时 “早夭”无可避免
| 编辑: 邢楠 | 时间: 2015-11-20 16:45:41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最近台湾“立法院”表决“所得税法”部分条文修正案,删除了“课征证所税”的条文,并从明年元旦起实施。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指出,这次证所税第三次被废除,并非偶然。台湾经济复苏缓慢,投资者信心本就脆弱,因而当股市稍有风吹草动,便引发恐慌情绪。在这样的时机开征证所税,纵使出发点正确,但因生不逢时,“早夭”无可避免。
评论摘编如下:
在岛内喧腾了3年的证所税终于走进了历史。最近台湾“立法院”表决“所得税法”部分条文修正案,删除了“课征证所税”的条文,并从明年元旦起实施。在此之前,台湾曾两度开征证所税,但均以失败告终,可见,这次证所税第三次被废除,并非偶然。既有前车之鉴,为何台当局还要重蹈覆辙?证所税在岛内水土不服,引发激烈争议,甚至被视为台股低迷的元兇,个中原因,值得深究。
证所税即资本利得税,是对资本利得(低买高卖资产所获收益)征税,例如买卖股票、债券、贵金属和房地产等所获得的收益。岛内股市相关税负主要包括证所税和证交所(交易税)。台湾首次开征证所税是在1974年,但随即遭逢能源危机,隔年即宣布停征;直至1989年,台当局为了抵制股市炒风而第二度开征证所税,殊料重创投资者信心,隔年不得不宣告终结;2012年马英九连任后,本着“有所得就课税”的公平正义原则以及缩小贫富差距的宗旨,于2013年第三度实施证所税,税率为15%,也被视为国民党政府重大社会改革举措之一。但消息一传出,台股市值在短短两个月内就蒸发了两万多亿新台币,显示投资者因证所税而产生恐慌心理,抛售台股,另选市场。如今临近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立委以优势人数,通过废除证所税的法案,主要是为了顺应投资者的意愿、吸引选票,让国民党不再成为“股灾”的箭靶。国民党主席、“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人”朱立伦不讳言“证所税是错误的政策”,显然是为了提升国民党低迷的选情。
证所税提高了投资成本,大户、散户当然怨声载道,但开征证所税并非台湾首创,在世界一些地区也有相关税制,但为何在岛内却是命运多舛,两、三年便夭折?这恐怕与台湾经济体质孱弱有关。这些年受外围经济不景影响,台湾经济增长缓慢。虽然两岸关系大幅改善,促进两岸经济合作更加紧密,并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但ECFA所涵盖的减、免税产品项目只有五百多项,限制了受益面;两岸尽管两年前已签署服贸协议,但因受到民进党“立委”的阻挠,至今仍未能通过岛内“立法院”审查而无法生效实施,加之货贸协议还在商谈中,导致岛内业界错失布局大陆市场的先机。今年台湾出口持续疲弱,“保一”恐怕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台湾经济复苏缓慢,投资者信心本就脆弱,因而当股市稍有风吹草动,便引发恐慌情绪。在这样的时机开征证所税,纵使出发点正确,但因生不逢时,“早夭”无可避免。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