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寻找东巴古籍——中国纳西族远古文明的遗存

海峡飞虹报道(记者 谷雨):1867年,法国传教士德斯古丁斯作为第一个西方人,最早从云南纳西族地区寄回巴黎一本11页的东巴经书。一个原本从西方现代文明的法国来中国传教的教士,最终却把中国原始宗教的文化带回了故乡。近150年后的今天,就是这些古老的东巴古籍,使中外学者有机会又聚集在巴黎,来追寻其独特的历史的踪迹。2015年10月26日——11月16日,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法国远东学院和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巴文化遗产数字化平台建设”(12&ZD234)联合举办的东巴古籍图片展《寻找东巴古籍》在巴黎向公众展出。

 

在11月5日举办《寻找东巴古籍》研讨会上,北京东巴文化促进会会长张旭发表了演讲,她介绍了法国相关机构和个人对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立东巴古籍数字化共享平台”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她说:“在对人类古代文明有高度思想认知的学者和学术、收藏机构的全力和无私帮助下,我们在友好的法国收藏机构进行古籍藏品数字化的工作,同时,几经艰难赴中国边疆山村,多次寻找有限存活着的东巴祭司反复释读古籍象形文字,并经纳西文化研究者翻译确认,取得了学术研究成果。”

 

张旭在演讲中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抢救仅存的东巴祭司,传承遗存的东巴文化。她说:“北京东巴文化促进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以及迪庆纳西学会正在执行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该项目万分紧迫关键点是:在尚有少数东巴祭司还存活的今天,利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跨学科的研究,尽快把东巴经典古籍的数字资料带到东巴文化发源地(云南、四川包括藏区),请老东巴祭司进行释读和翻译,为全球保存东巴古籍信息,建立数字化学术档案,提供远程异地存储或调用,搭建一个国际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平台,实现“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的数字化的抢救与传承。

 

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苏灵教授、法国远东学院中国部负责人刘达威先生分别介绍了纳西族和东巴文化以及其收藏的东巴古籍的历史和现状;法国国家图书馆、吉美特艺术博物馆、法国远东学院包括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在内的四个拥有东巴古籍藏本的法国机构均前来参加专题讲座。

 

会上放映了由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拍摄的纪录片《回归的东巴经卷》(法文版),片中反映了课题组在英国国家图书馆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数字采集东巴古籍的经历以及在纳西村落中与老东巴祭司们一起工作的研究和实践,为东巴文化现状提供了视觉调研报告。

 

研讨会还播放了由香格里拉老东巴祭司们释读的音视频资料,释读收藏于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的东巴古籍藏本《黑白争战》。这是项目团队在研究中发现的其图书馆收藏的最重要的一本古籍藏本,是纳西族东巴经中著名的三大史诗之一的英雄史诗。

 

据了解,北京东巴文化研究促进会目前与北京科技信息大学联合申报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建设东巴文化数字化平台。而赴世界各国搜集散落的东巴古籍工作,动员东巴祭司释读东巴经书象形文字的工作,并且把这些活动过程完整视频记录等等大量的内容收集工作,实际上从1997年北京东巴研究促进会成立就已开始。二十多年来,北京东巴文化研究促进会会长张旭女士,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放弃了电视剧导演的工作(原中北电视剧艺术中心导演, 1985年她执导的《大林莽》曾获奖),仅靠为数不多的会员费和个人资助资金、工作办公设备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和影响力。

 

在促进会和项目团队的多年努力下,在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和全国社科规划办的有力支持下,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法国远东学院和法国吉美特博物馆无偿提供东巴古籍的数字资料。目前,在法国现有的总共78本东巴古籍藏本,已经大部分数字化,并被云南的东巴祭司释读,同时被纳西学的专家以及研究者们翻译成书目、编目和全译本。这些“世界记忆遗产”最终将进入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国际东巴古籍数字化的共享平台,其意义不仅仅是抢救了中国纳西族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保护和传承了全人类的古代文明的历史遗产。

 

此外,促进会拍摄的影视人类学纪录片《纳西族传统造纸术与其传承的文化》和《回归的东巴经卷》还将参加11月10日到24日的巴黎中国电影节,并在巴黎的电影院放映,让更多的法国的观众们了解东巴文化的历史、传统与现状。

 

从2013年到2015年国家重大项目立项至今,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公室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先后四次赴课题组研讨、召集课题组成员座谈、到云南纳西族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参加项目的国际研讨会等。

 

目前,在巴黎举行的东巴文化活动引起法国公众浓厚的兴趣和关注。展会期间,张旭还代表课题组首席专家徐小力和课题组以及促进会将纳西族东巴祭司、73岁的习尚洪为此次图片展和研讨会题写的象形文字标题的真迹“寻找东巴古籍”赠与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这些象形文字书写在88岁和志本老东巴祭司自制的东巴纸上。此外,由于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收藏的东巴古籍年代久远,封面已经模糊不可辨认,课题组邀请了两位老东巴祭司为其重新用象形文字补上了封面,在研讨会上由张旭代表课题组和促进会赠送给了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

 

“寻找东巴古籍”展览将在法国语言大学展厅持续至11月16日,相信,这次《寻找东巴古籍》的展览与研讨会,将重新构建起100多年前就开始的中法两国在东巴文化方面的研究与交流。东巴古籍藏本数字化联合档案的形成,将使这中国少数民族的博大精深的东巴象形文传统得以传承,形成及其特别的百科全书形式的知识,让这个人类文明文化遗存为人类公众服务,源远流长永不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