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获政府支持 业界指有利发挥香港优势
|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5-01-15 10:04:49 | 来源: 中新社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14日发表2015年施政报告指,特区政府会继续通过四项策略,支持香港电影业的发展。香港资深电影人洪祖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政府提出会考虑预留空间发展电影院,这对所有电影从业员来说是“好消息”。
梁振英在施政报告中称,电影是市民的主要娱乐之一。政府会在重点文化及娱乐发展区域,考虑预留空间发展电影院,幷研究如何在土地出售及规划上配合电影院的发展。
除此之外,梁振英表示,特区政府会继续透过四项策略,促进电影业的发展,包括鼓励增加港产片制作量;培育制作人才;鼓励学生和青年观赏电影,拓展观众群;以及在内地、台湾及海外市场宣传和推广“香港电影”品牌,支持香港影片参与国际影展,推动香港发展成为亚洲的电影融资平台。政府也会注资“电影发展基金”以配合上述策略。
洪祖星现任香港电影制片家协会主席,曾担任过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评委会主席。他表示,香港电影院数量不够,因地贵、承受不起昂贵租金,近年很多香港电影院倒闭,被超市、商场取代。
洪祖星表示,电影是文化产业一部分,电影院应该普及,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现在的电影院可以多元化经营,配有咖啡厅、儿童游乐园等设施。如果政策配合,电影院可能扭转入不敷出的局面,利于电影行业发展。”
对于“鼓励增加港产片制作量”,洪祖星坦言,如今香港电影只有瞄准内地市场,拍合拍片,才能赚钱、收回成本。
“香港市场养不起一部片。过去几百万港元就能拍一部卖座叫好的片,现在制作费动辄要一千万起,对电影质量的要求很高。”洪祖星说,“而且想票房有保证,就得请有名气的明星,片酬也是个问题,所以拍港产片的人少了。”
洪祖星介绍道,现在港产片每年只有10部到15部,而内地年产400部至500部电影。“2014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是296亿元(人民币,下同),相较于2013年217亿元的内地票房总收入,整体增长高达36%,市场前景良好。而且内地很多都是大制作,合拍片的成本在3000万元到8000万元左右,甚至上亿元。”
他认为,香港的制作人才还是有自己的优势,体现在工作态度、专业态度、经验积累方面,“毕竟香港电影发展得早,有过黄金时期。”但内地也涌现了很多毕业于电影学院、受过专业训练的毕业生,这对香港的制作人来说,也是“蛮大的冲击力”。
谈及“宣传和推广香港电影品牌”时,洪祖星表示,香港在电影方面的宣传推广一直做得很好,“之前香港在台湾、美国、欧洲、东南亚都举办过电影发展周,连合拍片都是香港的电影公司在负责推广,下了很大功夫。有宣传,票房才会好。”
洪祖星称,国际性的发行网、专业的明星包装、熟练的市场买卖……这些都让香港电影在海外占有重要位置。(中新社香港1月14日电 (记者 吴钟春)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