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律政司司长:维护法治 屏弃违法歪念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5-01-13 09:50:26 | 来源: 中新社 |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袁国强12日表示,虽然“占领行动”已暂时告一段落,但自己对该行动挑战法治的忧虑却并未完全消弭。现时仍有人鼓吹或正考虑鼓吹在不久将来展开新一轮的违法活动。希望他们能重回法治与理性,屏弃发动违法行为的歪念。任何违法行为尤其是大型违法行为,只会对香港社会造成更多损害。
当天在港举行的2015年法律年度开启典礼上,袁国强在致辞时表示,法治的重要性备受现代文明社会所公认。法治是社会的瑰宝,每个人,不分岗位或角色,均有责任尽力维护、坚守法治。追求民主、普选、社会公义或任何其他崇高的理念,并不能也不应该成为作出破坏法治行为的辩解。
袁国强指,香港的法治正面对重大挑战。近期发生的“占领行动”涉及大型及个别违法行为,对法治明显带来冲击。若干人士以公民抗命或争取普选作为违法行为的辩解。他说,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否认普选的重要性,但也应反思一个根本问题:若然没有法治,能否还有普选?
袁国强说,“在我而言,我会毫不犹豫地答:‘不可能!’原因很清楚,法治是民主及普选的基石。”任何政制发展,包括普选进程,均须建基于相关法律及宪制基础。
袁国强称,宪法及宪制性文件是有关司法管辖区的最高法律,亦为其政制发展提供终极法律依据。法治要求所有政制发展必须符合宪制,而不是与宪制互相冲突。普选模式及相关细节敲定后,必须转化为清晰的法律(一般以选举法例方式落实)。再者,选举过程每一步的运作,必须以法律为依归,从而确保社会人士的选举权利得到保障。若出现任何选举争议,则应通过恰当渠道交由独立司法机关公平、有效地裁决。
他强调,没有法治,政改或普选将犹如欠缺地基的楼房。
袁国强表示,有人提出法治的概念有不同层次,而守法只是最低的层次。法律始终是法律,理应遵守。更令人费解的是,若然法治概念中最基本守法的要求也不尊重,谈何踏上法治的更高阶梯。(中新社香港1月12日电)
新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2025-05-14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2025-05-14
- 国台办: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郑重宣示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2025-05-14
- “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同胞褔祉紧密相连”——两岸专家学者呼吁台湾同胞做出明智选择2025-05-14
- 促进闽台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会将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国成功发射太空计算卫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