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长臂管辖”盯住欧洲 巩固金融与政治霸权
|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9-02 11:37:33 | 来源: 人民日报 |
美国司法部日前对法国巴黎银行罚款近90亿美元一度引起广泛关注。此后不久,德意志银行在美业务部门亦遭美国严厉批评。纵观美国近一个时期对英、法、德等欧洲银行频施打压之举可以看出,巴黎银行事件绝非个案,亦非纯粹的商业或司法案件,这些动作反映出美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正试图借此巩固其金融与政治霸权。
今年初,美联储开始对外资银行实行新的监管模式,由母国监管转为“东道国监管”,要求在美营业的大型银行接受其监管。对于那些在美资产总额超过500亿美元的外资银行,必须在美国各自子公司之上,再建立一家中间控股公司,并享受与美国其他控股公司一样的资本金、风险管理与流动性要求,将其完全置于美联储的监管之下。这无疑是对美国全球金融监管及“长臂管辖”的最新诠释,其背后包含着深刻的政治考量,即金融监管权力的稳固和扩大。其宏观层面表现在政治利益上,具体而言体现在金融霸权的维护和巩固上。
从战略利益看,美国急欲利用金融制裁手段达到其政治目的,乌克兰危机即是例证之一。目前,奥巴马政府不断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尤其是金融制裁。从现状看,俄欧之间的经济关系远比美俄间的金融关系深厚。由于欧洲对美的配合度不够高,美国实施的制裁效果并不理想。在马航MH17航班坠毁惨剧发生之后,欧盟内部就是否扩大对俄制裁一直难以达成一致。美国对巴黎银行痛下杀手,正是想以儆效尤,对欧洲及欧洲银行业形成震慑,而且美国确实已经收到了预期效果,欧洲各银行现已纷纷收紧了监控管理。鉴于此,美国急于对德国最大的德意志银行“示威”,也就不难理解了。
目前,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仍占据霸权地位。从坐拥国际货币而得到的铸币税、把控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话语权,到对全球资本市场的操纵能力及对全球资金流通的洞悉能力,无不显现出美国对全球金融的绝对控制力。过去,由于美国一向标榜自由市场,这些能力主要是以宏观为基础,通过市场渠道,攫取和维护着美国战略利益和政治霸权地位。
从深层次和长远看,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美国虽然挺过了危机,目前显现出积极复苏的迹象,但美国在全球政治、经济牢不可撼的地位和形象受到了撼动。随着欧盟内部纷争四起,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追赶,地区动荡卷土重来,美国需要更为强势的手段来确保其对国际事务的干涉能力。金融作为现代国家间交流和攻防的手段和工具,无疑在其间扮演重要角色。从美国不断收紧的监管方式、不断增添的新的监管手段来看,美国金融霸权与政治霸权的联动正朝着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向发展,华尔街和华盛顿的互动,也变得更加紧密。(万喆)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