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最初来自民间 早期印刷品多为佛经经咒

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活字印刷”表演。

 

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等重大技术创造,都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依赖于文字、纸张和印刷术的中国出版,对记录、传播、发扬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字记录和创造了人类文明

 

中国文字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字的形体上说,经历了“文字画”、“文字性符号”、古文、大篆、小篆、草书、楷书、行书、印书体等;从字的载体上说,经历了岩石、陶器、甲骨、青铜器、简牍、帛书、纸张,以及现代的屏幕等。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是文字性符号的大发展时期。仰韶文化博物馆利用仰韶文化出土陶器造形及刻画符号,设计了博物馆的建筑外形。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的事物的概括和美化之中。

 

余光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地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片天地。

 

纸张是传播人类文明的圣火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一项伟大成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中华文明作出的一项重要贡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字敬仲,桂阳(今湖南耒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陕西省洋县龙亭镇蔡伦墓祠门前楹联写道:“此墓此祠光耀两千载,斯公斯纸恩泽亿兆人”。

 

造纸术不仅在中国推广,很快也传播到世界各地。纸和纸写本的迅速增加,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政治、经济方面的变化。东汉时期洛阳太学生多至3万人,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造就了一支庞大的知识分子队伍,他们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大量新作品纷纷面世。《汉书·艺文志》列举当时著作目录有678家14994卷,出现算学、天文学、医学、农学等优秀新著。用各种纸写成的官方文书等,比用其他书写材料更便于使用,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各地纸厂建立后,促进了当地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纸本的公私契约、票据,也保证了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转。

 

美国人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将蔡伦排在第七位。书中说,公元2世纪以前,中国的文明程度落后于西方。汉代以后,中国的文明发展进程赶上并超过了西方。公元7-8世纪,中国成了世界上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关于这种变化,作者认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障碍,多半在于没有便利的书写材料。蔡伦的发明,使这种状况完全改观。

 

印刷术推进科学发展

 

历史表明,印刷技术最初来自民间,与广大佛教信徒的宗教信仰有关,早期印刷品多是佛经、经咒和佛像。印刷术的出现,使手工抄写书籍被机械复制所代替,不但免除了人们的抄书劳动之苦,还大大降低了书的价格。

 

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是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印制于公元868年的《金刚经》。2009年9月30日,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北宋科学家沈括撰《梦溪笔谈·活版》介绍了毕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印刷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认为古登堡对历史产生过巨大影响,古登堡的发明也许是诱发近代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因此,麦克·哈特将古登堡排在第八位,仅次于蔡伦。

 

我们怀念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创始人,有“当代毕昇”之誉的著名计算机科学家王选,他的成果开创了汉字印刷的一个崭新时代,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

 

现代科技的加速发展,推动新闻传播从“铅与火”“光与电”走到了“数与网”。新兴媒体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网络技术和信息内容相互结合的发展过程。最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要求出版业要抓住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出版数字化的机遇,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让中国的“造字”“造纸”“印刷”叙述中华文明的灿烂过去,让“数字出版”展望中华文明新的辉煌。宋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