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黄金时代》里有我的三观

黄源、萧军、萧红(左起)三人合影,摄于1936年。

 

汤唯(饰萧红)

 

纪录片《她认出了风暴》来沪巡展再现电影《黄金时代》创作过程和幕后细节

 

“窗上洒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是的,自己就在日本。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紧迫,这真是黄金时代,是在笼子过的。”上世纪30年代,作家萧红曾在日本东京给爱人萧军的信中如此写道。

 

于是,“黄金时代”成为许鞍华讲述萧红电影的片名,“其实讲起来让人唏嘘,萧红他们以为自己很惨的时候,(中国)在打仗、(人们)在挨穷,可能事后想,这才是他们的‘黄金时代’”。

 

今年,这部由许鞍华执导,李樯编剧,汤唯、冯绍峰领衔主演,超过30位明星联袂出演的电影《黄金时代》尤其令人期待,因为这部电影“由萧红特立独行的人生和令人唏嘘的爱情说开去,回到那个海阔天空的时代,还原一群意气风发的热血文学青年”。

 

5月25日,电影《黄金时代》的纪录片《她认出了风暴》巡回展映至第5站上海,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蔡冠森放映厅里,挤满了期待的观众。

 

纪录片《她认出了风暴》共5集,150余分钟。以电影《黄金时代》为起点,纪录片真实记录了剧组跋涉上万公里的实景拍摄历程,重现了萧红当年从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武汉再到香港的轨迹。纪录片用历史和现实两条线索,试图再现一个客观真实的萧红。

 

“我很感动,不仅看到了脸上长粉刺的汤唯,也看到了借由汤唯复活的萧红。”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业松看完纪录片后感叹,“我们曾多次想象,因为萧红是一个不那么确定的想象。而这一次,借由主创也复活了萧红的那群朋友,那群朋友是我无数次在工作中会碰到的,会去想象的。”

 

片中有一个镜头让张业松感动,落泪,即晚年的萧军、胡风和聂绀弩三位文坛宿将在“文革”后重逢的合影。“苍老的、三个硬骨头的男人,经历了这么长的挫折活下来之后的重逢,这是一个非常触动人心的场景。”

 

执行制片人程育海介绍说,纪录片中插入了大量电影余片,观众从中能够隐约感受到,无论从人物表演、服装化妆还是从道具置景,整个摄制组都沉浸在对那群人物、那个年代“非常有爱”的创作中。

 

电影的创作团队甚至可以用“偏执”来形容:李樯为写《黄金时代》闭门3年,电话关掉,外界找不到他,导演何平说,“他已经生活在那个故事里面了”;片中在哈尔滨的场景,大部分道具都是在哈尔滨旧货市场淘到,为了俄式风味,道具组甚至在窗帘、床单都特意缝上蕾丝;扮演萧军的冯绍峰为了一场与萧红决裂的戏,提前三天和汤唯“零交流”,把自己处于一种“极其愤怒、失落、仇恨”的状态中,以至于开拍当天,汤唯很怕看见冯绍峰……

 

《她认出了风暴》的制作不仅“低成本”,而且“低人力”,在海量素材拍摄背后只有一个瘦小的中戏戏文系毕业的摄影师。

 

“虽然纪录片现在还是显得粗糙,出现了很多错误,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在萧红生日前放映。”程育海知道时间不多了,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就是萧红的生日。

 

纪录片在各地放映反响很好,黑龙江省萧红研究会副会长、萧红研究学者章海宁在纪录片中穿插萧红每一段重要经历的解析,也让不熟知萧红的观众,有了更多的了解。

 

冯绍峰(饰萧军)

 

人物

“泥土”是编剧李樯对萧红的直观感受,“她是野生的植物,在一个大的天地里自生自灭。”

在读过萧红文字后,汤唯认为,萧红非常单纯,所以她的文字里面,一切喜怒哀乐才会那么干净,尤其那些悲苦的东西才会那么触目惊心。

 

对于“萧军和萧红的初次相见”,汤唯在纪录片中表示,不知道该怎么演,因为“那个场景太清楚了,怎么演都好像不够”。

 

汤唯被导演要求表演时尽量不哭,所以汤唯每次都要强压住情绪,等到导演喊停,她再跑到旁边一个人哭。

 

纪录片中,汤唯谈到了萧红在日本给萧军写信的镜头,这个镜头看似简单却没有那么简单,“如果我的感受和萧红那一刻所写的感受不同,或者字句不对,那么戏就不对,而且不能一笔一画地写,要快点写,还要演戏,其实是很难的。”

 

复旦中文系教授张业松认为,纪录片中大部分人物都符合他的想象,尤其是扮演梅志的袁泉。曾经在生活中接触过梅志的张业松认为,袁泉很符合梅志的气质。

 

扮演萧军的冯绍峰大概是在选角时最具争议的演员。对比历史照片,冯绍峰的外貌与气质与真实生活中的萧军有很大差距。冯绍峰“开始压力特别大”,他知道许鞍华拍摄少而精,“必须在条数里完成塑造人物”。冯绍峰把自己变成那个人——“完全把自己催眠成那个人,我就是萧军”。最后,连汤唯和扮演端木蕻良的朱亚文都承认,“他是萧军附体”。

 

程育海透露,电影《黄金时代》在京试映时,大部分观众接受冯绍峰饰演的萧军。而最有争议的演员是扮演鲁迅的王志文,“很奇怪,喜欢的就特别喜欢,不喜欢的也特别不喜欢。”

 

第一次看完剧本后,王志文告诉许鞍华:“这个剧本很怪,可是你拍,我就要帮你完成这件事。”而第一次在化妆间看到正在试妆的王志文,汤唯感觉“志文老师的眼神直接把我盯到门外去了,特别的透”!

 

二萧与鲁迅的第一次见面,剧本里的描述是“鲁迅没有笑脸,但温和,在之前的通信中,鲁迅曾说,‘你们不会料到,我已这么衰老’”, 可这该如何体现?王志文没有出现在纪录片中,也无从知道他如何理解。

 

除了王志文扮演的鲁迅,郝蕾扮演的丁玲可谓片中另一个突出人物。李樯认为,“丁玲这个角色非郝蕾莫属。”

 

在拍摄那场火车站戏时,郝蕾饰演的丁玲对萧军说,“我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呢”。几个月后,郝蕾生下了一对双胞胎。“我在说这段台词时,心里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郝蕾说。

 

焦刚(饰 黄源)

 

上海

 

上海见证了萧红的成名,也是她前期经历中最重要的地方。

 

1934年11月初,萧红和萧军到达上海,上海文坛对他们来说还相当陌生。

 

剧本中有一场咖啡馆的戏再现了鲁迅笔下的描述。“楼上是我们今日文艺界的名人,面前是一大堆热气蒸腾的无产阶级咖啡,远处是许许多多龌龊的农工大众,他们喝着、谈着、指导着,那倒也实在是理想的乐园。”

 

这场戏邀请了文艺界人士客串,纪录片旁白:“这些人都是为萧红而来。”戏中客串的作家毛尖,对于这部电影的体会是庄重:“哪怕是只有一两秒全景的群演,导演都亲自邀请最贴合角色的人选,了解长相、确定发型、量体裁衣,完美到每一个细节。”

 

穿着戏装的作家马家辉在纪录片中谈到,萧红是生命和写作合二为一的一个人,她在文字上面有很多超越时代的感觉,“我们当下很多华文的读者其实还没有好好把萧红读透。”

 

在上海期间,萧红与萧军经常去鲁迅家做客,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1935年,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在沪出版,鲁迅为之作序,小说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从而奠定了萧红作为抗日作家的地位。鲁迅曾评价萧红:女性作者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增添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电影剧组在上海拍摄时遇到了难题:上海鲁迅纪念馆不允许拍摄。好在电影美术部门发现纪念馆对面有一幢3层小楼,房子的面积、格局与鲁迅故居一模一样,完全对称。这变成了电影中的鲁迅故居。

 

这种真实的“实景拍摄”也是许鞍华最为强调的,在故居对面的房子里,也让表演者有了身临其境的气场。有天晚上,剧组正在拍鲁迅伏案写作。鲁迅纪念馆馆长走了进来,许鞍华让他看了几个镜头,一盏小灯,鲁迅背对镜头,正匆匆写着。许鞍华发现,馆长一边看一边在暗暗落泪。

 

纪录片《她认出了风暴》海报

 

间离

 

电影中最有特色的是较为罕见的人物对着镜头向观众讲述方式。编剧李樯让人物独白频繁出现在电影中,产生犹如话剧般的间离效果。

 

“先对着观众说,再回去演戏,对观众来讲会是什么反映,我没试过,我也不知道。”但正是这样的新鲜叙事,才让许鞍华觉得这是这个戏最过瘾的地方。

 

这个设计,来源于李樯的个人史观。李樯觉得,所谓历史,是由很多永远解不开的、大的小的秘密组成,“你很难看见真相。”在面对萧红时,李樯没有按照以往的传记片写法,“我希望把历史观带到电影里,我们想让观众知道,我们是在扮演一段历史。”

 

很多演员刚开始并不适应这种演法,而纪录片放映时,有些观众也不太适应,看到对镜讲述时大声笑场。

 

作为萧红的粉丝、上海纪实频道的主持人李蕾倒觉得有意思,“因为毕竟这还只是纪录片中只言片语的呈现,我特别期待到电影院去看这种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她说,“电影就是白日梦,为什么一定要有规矩?”

 

拍萧红是许鞍华40年来的心愿,“我20多岁时就想拍,但没人肯写,也不太懂她,现在终于等到了李樯的剧本。我对她写东西的看法,就是一个坚决的纯文学的路线,这是文学的本质。”

 

《黄金年代》将于10月1日在国内公映。许鞍华的推荐语,只有一句:“《黄金时代》里有我全部人生观、艺术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