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国际时评:阻击埃博拉的中国力量
|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8-13 10:13:26 | 来源: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记者郝薇薇)世界卫生组织8日在日内瓦宣布,埃博拉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呼吁国际社会向西非疫区伸出援手。同一天,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架波音747—400货机整装待发,两天后它将飞往埃博拉疫情最严重的西非三国,将80余吨中国医疗物资送给那里最需要帮助的人。
一场始于西非的疫情,不到半年便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地球村”的世界里,人们从互通互融中获得便利,也必须面对出现的种种挑战。此次埃博拉疫情,“严重且反常”,全球携手应对乃当务之急,而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中国责无旁贷。
阻击埃博拉 中国物资应急需
埃博拉疫情肆虐的西非诸国,摆脱长期冲突不久,公共卫生系统的脆弱加剧了疫情蔓延。继4月向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比绍四国各提供100万元人民币防控救治物资后,中国政府本月7日宣布再向其中三国提供总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中国所援物资,如医用防护服、监护仪、喷雾器及相关药品,皆是当地紧缺之物,且力争第一时间送达,充分体现中国政府积极向受疫情影响国家提供援助的诚意。
阻击埃博拉,中国医生守一线
中国驻几内亚医疗队所在的中几友好医院接诊了几内亚境内的首位埃博拉患者。尽管该医院的9名医护人员受到了感染,其中6人已经去世,中国医疗队队员仍坚守岗位,不离不弃。在中国援利比里亚医疗队所在的利比里亚首都医院,埃及与美国的医生都已全部撤离,而中国医疗队队员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仍在坚持接诊。埃博拉肆虐至今,中国医生的坚守为深受疾疫之苦的当地百姓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波堤”。
阻击埃博拉,中国经验可借鉴
从“非典”出现到应对H7N9禽流感,中国通过了一次次的疫情“大考”,积累了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丰富经验。此次埃博拉疫情,中国在严防疫情进入同时,也愿与他国分享抗疫经验。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认为,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投入巨大,在疾病监控监测、信息传递等方面的投入收到显著红利,最终促成对H7N9禽流感疫情的快速全面反应,这是可适用于世界的经验。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中国从世界的发展中汲取进步的动力,也乐于在他国遭遇困难之时回馈温暖、贡献力量。在人类共同抗击灾难的斗争中,中国贡献受到世界瞩目。
全球化的疫情,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应对,阻击埃博拉,中国在行动。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