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派武侠小说诞生60周年 民族情怀历久弥新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4-06-24 10:31:36 | 来源: 中新社 |
今年是香港新派武侠小说诞生的60周年纪念,“新派武侠60周年论坛”于6月23日在香港举办,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作家和学者表示,新派武侠小说的英雄情结和民族大义情怀历久弥新,具有久远的吸引力,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新派武侠小说。
新派武侠小说诞生在1954年,时任香港《新晚报》总编辑罗孚建议该报的两位编辑梁羽生和金庸创作新形式的武侠小说,梁羽生创作的第一部作品《龙虎斗京华》,以及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随即在报纸连载,受到了读者的强烈反响,在当时的社会形成阅读热潮。
60年过去,以金庸和梁羽生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依然受到读者的欢迎。香港《大公报》总编辑贾西平指出,新派武侠小说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和英雄史观,读者可以从刀光剑影中获得阅读的快感,同时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赋予了作品强大的生命力和久远的吸引力。
前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张浚生回忆自己阅读新派武侠小说的经历,表示第一次读《笑傲江湖》时和幼时读的七侠五义等旧派武侠小说感觉很不同,觉得“文笔清新”,所以他到香港后第一个拜访的文人便是金庸。
担任金庸身边文字编辑长达20多年的李以建表示,金庸的武侠小说既吸收了现代的写作手法,又借鉴了蒙太奇的电影形式。据他透露,金庸在创作小说的前三年每天看一部电影并写一部影评,有1000多部电影的积淀。
新派武侠小说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华人,李以建指出,金庸等人在中国内地出生,始终有中华文化的情怀和底蕴,所以他们的创作自然而然贴近海外华人的心声。
原《新晚报》总编辑罗孚的儿媳同时也是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的周蜜蜜说,新派武侠小说已经成了香港文学最闪亮的一个部分,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英雄情怀和民族大义,以及浪漫的文学境界和想象力,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新派武侠小说。(中新社香港6月23日电 (记者 李启玮)
新闻推荐
- 黄陂台胞32年跨海接力助学,资助300余万元惠及2600名家乡学子2025-10-17
- 2025海峡两岸社团交流节在京启动2025-10-17
- 连续15年全球第一!大国制造凸显硬核实力2025-10-17
- “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开展2025-10-17
- 米兰冬奥会公布开幕式主题2025-10-17
- 歌曲《没出息》在两岸爆红 ,国台办表示:乐见这样自然、有趣、快乐的两岸民间互动交流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