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大陆涉台学者热议“反服贸”风波
| 编辑: 许子晨 | 时间: 2014-05-23 09:34:01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全国台湾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22日在江西赣州举行。会上,多位大陆涉台学者对台湾“反服贸”风波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郑剑提交了题为《台湾岛内“反服贸”政治风波与解决两岸政治议题的紧迫性》的论文。他指出,当前两岸经济关系走在了前面,进展很大,两岸政治军事关系没有实质进展,滞后良多,后者的反作用便表现出来,直接影响了前者,两岸服贸协议不幸成了“出气筒”。
郑剑表示,两岸关系“先经后政”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长久之计,“只经不政”更解决不了两岸问题。
郑剑还指出,“反服贸”的始作俑者是民进党,他们一手“反服贸”,一手“反黑箱”,把两者的关系搅浑,一方面使岛内民众和青年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掉入“为反对而反对的陷阱”,另一方面则为自己留有余地,他们怕一旦“两岸服贸协议”真的流产不能实施,导致台湾经济下滑,连带使两岸经济合作和台湾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受到冲击,不好向社会交代。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所长单玉丽则指出,“反服贸”风波说明,政治因素依然是影响两岸经济关系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敏表示,“两岸服贸协议”在岛内引发巨大争议,爆发“太阳花学运”,一时间抹黑服贸协议、夸大服贸协议对台湾经济冲击等不实言论甚嚣尘上,严重误导岛内民众,对马英九当局施政及两岸关系产生负面冲击。“两岸服贸协议”对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分享大陆服务业发展商机,将推动台湾经济新一轮转型升级;也是推动台湾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通过大陆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江苏省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会副秘书长钱豪指出,台湾“反服贸”风波是岛内社会矛盾激化、蓝绿对立严重、两岸互信缺失大背景下,以反服贸为导火索,民意诉求的一次大爆发。围绕这场运动,岛内各种政治势力相互博弈,也给两岸关系带来了消极影响,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不得不面对更多“民意”的压力。
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研究室主任陈立谦表示,“反服贸”风波再次给我们敲响了加强台湾青年工作的警钟,要深化对两岸青年交流工作有效性的研究,用好新媒体等有效交流平台和手段。(完)
新闻推荐
- 中国市场强大“磁吸力”从何而来2025-11-13
- 法网恢恢:大陆雷霆之势让“台独”分子生存指数“归零”2025-11-13
- 第二十一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聚焦两岸人工智能合作新机遇2025-11-13
- 彩云之南·红河有约——台湾青年红河行:以文化为桥,促心灵契合2025-11-13
- 当年隔海空对月 今朝共舞手足情——台湾高山族华安二十九年圆梦记2025-11-13
- 总台纪录片《国土重光》引发热议 台青:传递历史真相、传承爱国精神2025-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