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美国前驻华大使聚首 细数35年中美关系起伏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5-22 15:25:15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骆家辉(图片来自网络)
洪博培(图片来自网络)
普里赫(图片来自网络)
芮效俭(图片来自网络)
洛德(图片来自网络)
中新社纽约5月21日电 题:五位美国前驻华大使聚首 对话美中关系
中新社记者 李洋
当地时间5月21日,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洪博培、普里赫、芮效俭和洛德在纽约聚首,共同纪念中美建交35周年,细数35年间两国关系的起伏。
五位大使在中美关系史上颇具代表性,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从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一直到本世纪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嬗变。他们在当天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举办的论坛上畅谈担任驻华大使的经历,并就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提出各自看法。
骆家辉刚刚于今年2月卸任驻华大使之职。在谈到办理签证问题时,骆家辉批评了美国国务院办事太过官僚,签证问题最后还是在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努力下一步步得以解决。骆家辉认为简化签证手续有利于加强美中两国人民间的交往,对美中民间关系的整体发展也是有益的。
骆家辉称自己始终以成为首位华裔美国驻华大使为荣。但他也直言不讳地强调自己是为美国政府服务。他坦言,自己不会讲中文,只会讲一点广东话,因此他讲英文时,大部分人似乎就不会对他在美中两国间代表哪一方而产生误解。
话题转到中文上,主持当天活动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欧伦斯问五人如何看待中文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并说据他所知,现在美国副助理国务卿以上的国务院高官都不会讲中文。
芮效俭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懂中文的官员可能在处理政策方面糟糕,而不懂中文的官员也有可能把政策落实得很好。中文流利的洪博培脸上掠过一丝尴尬的笑容,他回应说,中文在处理美中关系方面肯定还是能起到一些积极作用的。他还在现场秀了两句中文。
在谈到向现任美国驻华大使博卡斯就中美关系发展提建议时,五位前大使都跃跃欲试,争相表示已和博卡斯就此问题有过接触或交流。五人的观点不尽相同,大家各有侧重。
芮效俭希望驻华大使的视角不要仅局限于中国,还要从地区和全球的角度多考虑。他举例说,美国要加强同日本的同盟关系,引起美国另一盟国韩国的不快,而中国也对美日接近不满。他认为对各种战略关系的考量尽管十分复杂,但仍很必要。
五人都经历过中美关系史上不同寻常的挑战,如普里赫在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发生时正担任大使。他们分别回顾自己在任上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虽然挑战颇多,但美中关系的巨轮仍渡过了这些波涛汹涌的时刻。
虽然各有“情结”,五位前大使在美中关系发展上依然有诸多积极共识。他们认为,美中双方应继续推动实质性对话,继续扩大交流,深化合作基础。
论坛开始前,五位美国前驻华大使还共同出席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举行的敲钟活动,也是为了庆祝两国建交35周年,骆家辉代表大家敲响了钟声,一起期待两国关系在建交35年后能有更广阔的未来。(完)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这份“答卷”含“金”量足!多重优势吸引跨国企业持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2025-07-22
- 江西旅台同乡会到上饶参访交流2025-07-22
- 第三届湖台青年“追梦 筑梦 圆梦”交流暨体育嘉年华活动在吴举行2025-07-22
- 2025“相约醋都 放飞梦想”台湾大学生实习体验营在镇江举办2025-07-22
- “情牵两岸 相约运河”苏台青年文化之旅活动在扬启动2025-07-22
- 今天迎大暑 一年中最热节气来临 注意防暑降温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