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规模最大家谱《清玉牒》首次公开展出
|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5-02 10:39:41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社沈阳5月1日电 (王嬴)记载20多万清代皇室子孙的家谱《清玉牒》5月1日在辽宁省档案馆新馆展出。满文专家、辽宁省档案馆编研展览处处长何荣伟表示,这是《清玉牒》自1661年编修以来,首次亮相于公众。
《清玉牒》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家谱。其首修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每10年编修一次。至1921年最后一次编修止,共编修28次。每次按22个名目编修,满汉两种文本,共44册。
《清玉牒》分为帝系、宗室、觉罗三个系统。帝系就是将皇帝直系单独编纂成册,以突出帝位传承脉络和至高无上的地位。清代将皇室子孙按血亲远近关系化分为宗室和觉罗。以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为本支,称宗室,入黄册;以塔克世的伯叔兄弟为旁支,称觉罗,入红册。
由于玉牒在纂修时,每次都是从头修起,所以玉牒越修越厚。此次展出的最厚玉牒——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所修玉牒,厚达86厘米,重90公斤。
从《清玉牒》中可以看到,顺治十八年,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记录在册。多尔衮39岁去世,死后被追尊为成宗义皇帝。仅一个月后,又被追论谋逆罪削去爵位及封号,贬除宗籍,从玉牒内除名。直至100余年后,乾隆皇帝为其平反,修复坟茔,恢复睿亲王封号,补入玉牒。一部玉牒反映了多尔衮生前死后毁誉参半的一生。
《清玉牒》每10年纂修一次,宗人府临时开立玉牒馆,玉牒修成即散馆。清朝明确规定,“除宗人府衙门外,外人不得私看,虽有公事应看者,应具奏前往,敬捧阅看。”当年的国舅隆克多就因把玉牒底本私藏在家,犯了大不敬罪而被弹劾治罪。(完)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