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致力推动大屿山发展 将其打造成“旅游岛”
|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4-03-20 15:07:41 | 来源: 中新网 |

图:6名咨委会成员率先提出建议,倡议打造大屿山为多元旅游岛。
中新网3月20日电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港府致力推动大屿山发展,并成立大屿山发展咨询委员会出谋献策,6名大屿山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率先提出建议,倡议打造大屿山为多元“旅游岛”,以 “商务会展、旅游休闲”为发展主轴,优先完善道路网,贯通南北交通,同时建议活化区内旅游资源,推广休闲旅行,包括在南大屿山增设越野单车径、发展滑翔伞及货柜营地等。
新一份施政报告宣布成立大屿山发展咨询委员会,并任命了19名非官方成员及相关特区政府部门代表,协助谋划大屿山的发展。6名大屿山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包括立法会议员陈絔g、姚思荣,区议员陈勇、周玉棠、周转香及余汉坤等,昨日约见发展局代表,向港府提出大屿山整体发展建议。
首要打通道路网
本身是测量师的离岛区议员余汉坤表示,大屿山地理环境优越,极具潜力成为汇聚文化生态、休闲娱乐、观光购物以及商务会展的多元“旅游岛”,“发展不是要铲平大屿山,我们建议利用发展的契机,激活大屿山已有的休闲旅游资源”。他认为发展首先要打通大屿山的道路网络。
余汉坤指出,大屿山部分地区的常住人口不多,但游客不少,以大屿山西北的大澳为例,巴士公司的数据显示,2012年由东涌往大澳的载客量达360万人次,但特区政府以区内常住人口约2000人建造道路,明显不能满足出入需要,建议特区政府优先完善区内道路网络,包括兴建连接大澳至东涌市中心的沿海通道、延伸昂坪至大澳的缆车线、扩阔屿南路、开通小蚝湾至梅窝的隧道,以及增设港铁东涌东、东涌西及港珠澳口岸站。建议将令整个大屿山形成一个“∞”的连贯道路网。
设旅游学院培训人才
本身是旅游界立法会议员的姚思荣表示,大屿山发展可以分流访港旅客,提升香港的游客接待能力,以大屿山海天码头为例,现时主要供珠三角市民接驳香港国际机场,每年接待约200万人次过境旅客,使用率只及原设计的30%,特区政府应该考虑开放码头,分流部分珠三角游客,同时带动大屿山的旅游发展。他又建议政府应以“商务会展、旅游休闲”作为大屿山的发展主轴,同时设立旅游学院,为相关行业培育专门的人才。
身兼离岛区议员周转香指,大屿山本身有丰富旅游资源,民间亦陆续有发展,例如有人在南大屿山的水口及芝麻湾等地,发展货柜营地及滑翔伞等游玩项目,显示区内有条件发展特色旅游,但现时不但道路不通,政策亦有诸多限制,故希望政府重新检视部分妨碍发展的政策。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