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厅冠名4天争议不断 被批“出卖祖姓”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3-14 10:58:20 | 来源: 文汇报 |
原标题:上海音乐厅冠名是出卖祖姓?
延安东路523号,曾经的上海音乐厅所在地。之所以说“曾经”,是因为它在本周一正式获得冠名,成为“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本版曾在11日刊文报道)。冠名不到一周,这新增加的4个字已经在音乐界引起争议。作曲家陈钢通过微博表示不满,认为一方音乐圣土被金钱污染;但也有专家认为,艺术机构不能永远依靠政府拨款而生存,多方引入社会资金助其长久发展有何不可?
海外品牌可否给沪上音乐圣地冠名
有人认为,此次冠名是音乐厅为了钱把自己出卖了,而森海塞尔的德国血统,更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陈钢在实名微博中写道:“这个有着80多年历史的唯一以‘上海’命名的音乐厅,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出卖祖姓,归顺德国商家了!”这一观点得到不少人的响应。之后,陈钢还转发了一位音乐人略带调侃的评论:“什么时候来个什么光明维也纳金色大厅,蒙牛柏林爱乐大厅,娃哈哈卡耐基音乐厅……”
昨天,陈钢就此事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曾经多次在上海音乐厅举办音乐会,对音乐厅有很深的感情,不能接受它被如此冠名。记者注意到,不少音乐人反对此次冠名,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建于1930年的上海音乐厅是中国第一家专业音乐厅,是几代人音乐梦想起步的地方,也是上海的文化地标之一,乐迷心中的圣地。一位爱乐者在微博上这样回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经常比开演早到一会儿,坐在二楼的廊柱旁矮围边上,让自己沉浸在这种建筑与氛围中。”
让陈钢等人感到担忧的不仅如此,他说:“这是一个信号,我们正在一点点失去那些文化老字号。现在以‘上海’命名的艺术机构还剩下几家?如果有困难,政府应该资助。我希望大家都来讨论如何保护文化地标、传承海派文化。”
普及高雅艺术就该由政府买单?
“如果不是看到这些年上海音乐厅在普及高雅艺术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为此承受的经济压力,我大概也会对冠名感到不舒服。”昨天,沪上知名乐评人李严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在李严欢看来,无论是提供高质量多元化的演出,还是开展普及高雅艺术的公益活动,上海音乐厅作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都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支持就是资金——特别是当下高雅艺术所处的市场环境并不乐观。就拿邀请世界一流音乐家来说,李严欢以将于16日在上海音乐厅完成中国首秀的小提琴演奏家莱昂尼达斯·卡瓦科斯为例,这样顶级的音乐人出场费肯定不便宜,但因为在国内知名度有限,大众未必肯埋单,“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单单从市场回报出发,音乐厅做这样的事肯定是亏本的。但如果不做,我们永远欣赏不到一流的演出”。
“为什么金色大厅之类的海外顶级音乐厅没有冠名?你知道它们获得的政府资助有多少吗?”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音乐人这样反问记者。然而,这位音乐人也并不认同“有困难应该找政府”的观点。在他看来,靠政府并非长久之计:一方面,上海市政府对于文化的支持力度已经很大,但也不可能事事包办;另一方面,由德国现代舞蹈家萨莎·沃尔兹一手创建的顶尖舞团在去年底宣布解散,让人看到艺术机构完全靠政府掏钱,并不是一条可持续的道路。首席记者 邵岭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