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多少本土音乐家正被遗忘?
|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2-27 15:25:31 | 来源: 海南日报 |
黄自塑像 ■ 邵 岭
“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灞桥过,铃儿响叮当……”有多少人知道,小学音乐课本里这首《踏雪寻梅》的作曲是谁?
今年是我国著名音乐家黄自诞辰110周年。令人遗憾的是,这位对古典音乐传入中国起到关键作用的“一代宗师”,似乎正在被今天的人们所遗忘。3月20日,一台向黄自致敬的音乐会将在上海大剧院上演,但到目前为止仍乏人问津。

那么,黄自究竟是谁?
他早年进入美国欧柏林学院、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攻读心理学、音乐,回国后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今上海音乐学院前身)任教,兼任音专教务主任。黄自不仅是音乐教育家,也是出色的作曲家。在短暂的34年生命里,他创作了包括交响乐、室内乐、钢琴复调音乐、清唱剧、合唱、独唱、教材歌曲等多种体裁形式的94首音乐作品,其中在美国时的毕业作品管弦乐序曲《怀旧》是中国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也是最早在国外演出的中国交响作品;为左翼进步影片《都市风光》写的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是我国第一部具有专业水平的电影片头音乐;《抗敌歌》和《旗正飘飘》是我国最早的两首抗日救亡合唱歌曲;《长恨歌》是我国最早的清唱剧。说他是我国古典音乐第一人,也许并不为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代宗师———向黄自致敬”音乐会门票“卖不动”让人感到遗憾。“对于当代观众,黄自远不如流行歌手为人熟知。”有乐迷这样感慨。受到冷遇的还不止黄自。去年年底,贺绿汀110周年诞辰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举行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发现,尽管贺绿汀的名字在国内家喻户晓,但是人们基本上只听过一两首标志性作品,更多优秀曲目深深雪藏,近乎湮没。巧的是,贺绿汀正是黄自的四大弟子之一。
从黄自到贺绿汀,多少本土音乐家正在被遗忘?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遗忘?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