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辽代“首钢”遗址 规划建设考古遗址公园
编辑: 刘燕枫 | 时间: 2014-11-18 21:27:25 | 来源: 京华时报 |
辽代铁匠们的居住遗址。记者王海欣摄
记者昨天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今年延庆大庄科矿冶遗址群考古取得重要收获。继2011年发掘冶铁炉后,今年又发现了从采矿到冶炼的遗迹,并找到了冶铁工匠工作、生活、居住的地方。据悉,这是迄今华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和布局体系最完整的辽代矿冶遗址。
在延庆大庄科矿冶遗址群,矿山、冶炼、居住及作坊遗址形成“一条龙”,截至目前共发现矿山5处、冶炼遗址4处、居住及作坊遗址3处。
记者在已发掘清理的水泉沟生活及作坊遗址看到,千年前铁匠们的“家属宿舍”位于炼铁炉遗址东北侧,距炼铁炉约100米,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房屋基本构造是四面围墙加一个火炕,最大的200多平米,小的二三十平米,居住区内设“集体食堂”。往下挖掘有两层辽代文化层,遗址出土器物主要有矿石、炼铁块、炉渣、铁箭头、铁刀、铸造石范、石碾盘、石碾子等。建筑材料主要有石块、灰陶板瓦、兽面纹瓦当、长条形沟纹砖等。生活用品主要有瓷碗、酱釉罐、陶罐、砚台、铜钱、纺轮等,另有女性的手镯、耳环、玉佩等。
遗址考古负责人刘乃涛介绍,遗址群位于辽南京附近,史上是宋辽之间的战场前沿地带,很可能是辽代重要的兵工厂及其家属区,代表了辽代较高的炼铁技术水平。初步估算,遗址内约有300名匠人,刘乃涛推测匠人们很可能是从中原地区被掳到此地。
国家文物局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重点科研基地有关负责人介绍,延庆大庄科矿冶遗址群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辽代矿冶遗存中保存炼铁炉最多,且炉体保存相对完好的冶铁场所,其基本形貌清晰可见。据悉,考古人员下一步将扩大考古范围。遗址未来有望整体保护,目前正在制定大遗址保护规划,今后还有望在此建设考古遗址公园。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黄陂台胞32年跨海接力助学,资助300余万元惠及2600名家乡学子2025-10-17
- 2025海峡两岸社团交流节在京启动2025-10-17
- 连续15年全球第一!大国制造凸显硬核实力2025-10-17
- “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开展2025-10-17
- 米兰冬奥会公布开幕式主题2025-10-17
- 歌曲《没出息》在两岸爆红 ,国台办表示:乐见这样自然、有趣、快乐的两岸民间互动交流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