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习俗:同饮菊酒 共赏黄花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10-06 10:48:48 | 来源: 中国文化报 |
菊花酒(图片来自网络)
饮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入粮食中一起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
插茱萸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按中国古人的习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最早见于《续齐楷记》中的一则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你家将有大灾,其破解办法是叫家人各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高山,饮菊酒。九月初九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鸡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无恙。于是茱萸“辟邪”的说法便流传下来。
重阳这一天,采摘它的枝叶。连果实用红布缝成一小囊,佩带身上,可用来辟除邪恶之气,是古时常用作防疫的民间药。重阳节插茱萸之风,在唐代已很普遍,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中就有“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之句。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俗重心的潜移中去理解。重阳在早期民众的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登高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此俗由东汉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的故事而来。到了魏晋时代,登高的日期已专定在九月九日。《荆楚岁时记》说,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行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东晋诗人谢灵运为了登高的方便,还自制了一种前后装有铁齿的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人称“谢公屐”。明代,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清代,皇宫御花园内设有供皇帝重阳登高的假山。在北京民间,早期以登阜成门外五塔寺和左安门内法藏寺为盛,晚清以登陶然亭、蓟门烟树(德外土城)、八大处等为多。
敬老
农历九月九日为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敬老节”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期。关于敬老节的起源,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其一,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其二, 敬老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隐退,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的民俗。
赏菊
菊花,古往今来就是重阳佳节必不可少的景物,也是重阳节吟诗作赋必不可少的主角。如王勃《九日》:“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又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吃重阳糕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民间要蒸重阳糕孝敬老人。重阳糕起于唐代以前,至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等地十分盛行,成为普遍的习俗。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孝顺的子女们总会在这一天给老人买上几块重阳糕。不过,由于越来越多的老年病,吃重阳糕也要有所顾忌。医学专家警告,重阳糕是一类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低蛋白的食物,空腹食用后,会促使胃酸分泌过多,引起泛酸甚至烧心等情况出现,尤其是胃病患者,更易诱使发病,因此很多老人不适合吃重阳糕。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两岸产业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在江苏举办2024-11-22
- 事关中国和东盟 这个论坛首次“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2024-11-22
- 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2024-11-22
- 【图解】从多个“首次”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苏州举办台商座谈会2024-11-21
- 台北多辆公交车登出大幅广告 要求废除2019版课纲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