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诗歌及古典文献力证钓鱼岛是中国领土
|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4-01-09 19:57:23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明清历史文献中有诸多证据,而在明清别集和其它相关文献中,也保存了不少以钓鱼岛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不少直接记录、描写钓鱼岛的诗歌。这些诗歌,皆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为重要的观察地标和自觉的写作对象,既有对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风光的描绘,又有对沿途奇特海景的展现,不仅开拓了传统诗歌的表现范围,还以文学审美的方式表现出钓鱼岛作为中国固有领土的心理文化认同。
1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举行“《明清钓鱼岛诗歌及其相关文献考述》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日本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北京大学、苏州大学的十余位专家,对苏州大学教授罗时进发表于《文学遗产》2014年第1期的这篇长达2万字的《明清钓鱼岛诗歌及其相关文献考述》一文进行了深入研讨,高度肯定这篇论文的学术价值。
罗时进的这篇论文,对明清钓鱼岛诗歌及其相关文献做了系统梳理。明清两代文人对这些岛屿的不断发现、记录、描绘、注解,进一步证明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的事实。这篇文章还说明:古代文学研究应当、也完全可以用严谨的学术方式,表达对社会现实和重要国家历史问题的关切。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