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台:一座城的生与死——走进拉贝故居

76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30万南京同胞惨遭杀害。在这场灾难发生期间,在南京的一些外国人士联合起来,尽他们的力量保护南京平民。德国人约翰•拉贝就是其中的一个。

1937年侵华日军进攻南京前夕,拉贝被推选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金陵城陷入黑色恐怖深渊。拉贝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国难民,在他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他和十多位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一起,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拉贝还写下了著名的《拉贝日记》。直到半个多世纪后的1996年,他的日记被公诸于世,这位“中国的辛德勒”才从历史的迷雾中向我们走来。

约翰•拉贝是二十世纪初德国西门子公司驻中国的代表。1908年来中国,1930年任西门子南京分公司经理,他的办公处兼住宅就在南京大学校园东南角的小粉桥1号。如今,这栋粉墙黑瓦的西式小楼成了“拉贝故居”纪念馆。马上跟随江苏台记者晶晶,走进拉贝故居。

 

江苏台记者采访拉贝故居

 

江苏台记者采访拉贝故居

 

记者:“同学你好,请问你是南大的学生吗?”

学生1:“是。”

记者:“你知道拉贝故居在哪里吗?”

学生1:“知道,去过一次算有点了解吧。抗日战争时期收留了很多当时的难民,收容他们在自己的地下室啊什么,慈悲心肠的这种人吧。”

学生2:“拉贝看过电影里边讲过,然后南京大屠杀,张纯如写的传记里面讲到过他的日记是怎么发现的。”

学生3:“南园这边路口出去,往地铁站方向走,小粉桥那边就是拉贝故居。”

学生4:“从苏州过来,一个学校的同学自发组织过来,其实我本来是要去南大的,顺路过来就进来看看吧,其实并不了解。”

学生5:“《拉贝日记》,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看到过。”

学生6:“其实是在《南京!南京!》里面会有一些了解。”

周:您刚才听到的是前不久我的同事晶晶在南京大学校园里一个随机的采访。76年前的今天,日军攻占南京,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血腥的恐怖汪洋之中挺立着一座绿色的小岛,它就是当年国际安全区主席约翰•拉贝租住的广州路小粉桥1号宅院。拉贝在这里收留了六百多名附近的居民,写下了长达二千一百多页的战时日记,记载了五百多个日军大屠杀惨案。正义与邪恶在这里剑拔弩张,展开了面对面的较量。晶晶,刚刚我们在你的采访录音中也听到了,虽然76年过去了,但是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这段历史、对拉贝还是有所了解的。

谢:是的。采访录音中既有南京大学校园里随机采访的南大学生,也有在拉贝故居参观的外地游客。可以说结果还是很让人欣慰的。拉贝故居是一栋民国风格的二层小楼。一楼是拉贝生平、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的展厅。二楼是中德友好关系展厅。纪念馆展出面积320平方米,展出了300多张照片,50多件史料实物,十多部电视片和一个多媒体演示系统。在拉贝故居采访的时候,我正好遇上了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郭胜大老师和他的学生,郭老师把他公共选修课的课堂搬到了这里。

“我是在南师大讲德国文化的,所以我把今天下午的课放在这里,组织大家到这儿来参观。这是基于拉贝特殊的历史地位,或者说对南京特殊的历史贡献。不仅是他救助我们在南京的那些同胞,后来他有困难的时候中国人也帮助过他。上次维也纳大学的也是做历史研究的,我就先拉到这里然后再拉到大屠杀纪念馆,让他们去比较一下,一般我接待外国朋友都喜欢先到那边去。我觉得资料比较真实全面。我们看这一段历史描述,了解它,记住它,或者说如果再有更多的话,我们可能对当下的生活的一个反思。”

周:说得太好了。我想德国文化的公选课的课堂选择拉贝故居真是非常恰当。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和美国传教士明妮•魏特琳等十几位外国人,包括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还有医生、商人等等,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拉贝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分别是晶晶的两所母校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的前身,所以晶晶对这段历史一定是了解得更多一点,更透一点了。

谢:嗯。这个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只是一些外国人自发成立的民间组织,并不是现代国际政治学意义上的国际组织,它对主权国家并不具约束力。这十几位外国友人留在沦陷后的南京也不是绝对安全,但他们依然勇敢地站了出来,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见证者,拉贝将其记录为著名的《拉贝日记》。

周:确实是。《拉贝日记》是近年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这部日记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认其可信度。在写作日记的同时,拉贝还精心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并作了翔实的说明。1938年春,拉贝回到德国后,在柏林多次公开发表演讲,揭露日军在南京的疯狂暴行,遭到盖世太保的迫害。二战结束后,在德国的拉贝全家失去生活来源处境艰难,南京各界获悉后成立救助拉贝劝募委员会,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每个月都给拉贝寄送食品包裹,帮助拉贝全家度过最艰难的时光。1950年,拉贝因中风在柏林去世。可以说拉贝是一百多年中德关系史当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谢:没错。拉贝故居能够得以修缮,源自于2003年9月,时任德国总统的约翰内斯•劳先生访问南京大学,回国后亲自推动和促成拉贝故居修缮和改建。经过反复协商,南京大学与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江苏博西家用电器公司签订协议,由德方3家单位向南京大学捐赠225万元人民币,用于拉贝故居的修缮,并在故居原址建立“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西门子城市和基础设施业务集团全球总裁博乐仁先生来南京5次了,参观拉贝故居还是第一次,来听他的参观感受。

“这是发生在中国一段悲伤的历史,我非常感动看到当时的人们如何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中互相帮助、共度难关。拉贝先生所做的一切折射出来的是伟大的人性,这让人印象极为深刻。我非常骄傲拉贝先生曾经是西门子的一员,今天我很感动。”

 

周:半个多世纪以来,拉贝故居默默地伫立于南京中山路与广州路口,经受着风雨岁月的冲刷,静静地注视着繁华闹市的车水马龙,世事变迁。晶晶,在节目开头你随机的采访中,大多数的受访者都对拉贝有一定的了解,我想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几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的热映,像《拉贝日记》、《南京!南京!》,还有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

谢:是的。由华谊兄弟和德法两国共同投拍的战争史诗大片《拉贝日记》以及陆川的《南京!南京!》,两部电影都涉及到同一个德国人——约翰•拉贝。而《金陵十三钗》小说原作就取材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魏特琳的日记,2011年的冬天,导演张艺谋的同名电影上线,引起轰动。

周:拉贝在中国人里还是有一定影响的,那约翰•拉贝在德国的知名度又是怎么样呢?

谢:这个问题我特地请教了纪念馆的国际志愿者阿难达,19岁的奥地利小伙子,俊朗的外表,流利的中文,大家都亲热地叫他阿难。博乐仁先生参观拉贝故居的时候,阿难全程用德语解说,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吧。

阿难:“我当时也问他,在中学在学校有没有学到这些在亚洲发生的事情,然后说‘从来没有听说过’”,很遗憾。”

记者:“据你了解德国人民对拉贝的认知有多高?”

阿难:“呃……看过电影的人可能是最了解的。他们在学校平时也不会听到这个名字,在新闻里面也不会出现的。在中国会有他的资料,给学生讲解,而且他的纪念馆也都在这儿,在这边住的家也都在这儿,所以中国的年轻人可能会更多的了解拉贝的历史,跟德国年轻人比起来。每个人都应该过来了解一下。”

周:晶晶,如果你不说的话,光听录音还真听不出来这是一个奥地利小伙子,中文讲得还真不错,是不是和中国有某种密不可分的渊源。

谢:其实阿难有一半的中国血统,他的母亲是中国人,并且曾在南京大学任教,所以阿难从小就频繁往来中国和奥地利之间。他告诉我,奥地利的男孩子中学毕业之后可以申请在国外做义工一年,代替服兵役。所以他就选择了和母亲有着深厚渊源的拉贝故居的国际志愿者服务项目。继续来听采访录音。

“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来上班,从8点半到4点半。我认为很有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讲,而且总是有不同的细节可以发现的。有一次我给一个小学班讲解,蛮好玩的,我的中文词汇不太好所以当时有点儿复杂,但是最后也都给他们讲清楚了。我这个工作不是只是在这边讲解,也会查资料,做翻译,然后帮助这边别的志愿者了解别的文化。”

周:晶晶,据我的了解,有国际志愿者服务的博物馆好像真的不多见呢。

谢:是的。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南京大学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主任杨善友告诉我,这也是江苏唯一的一家长期有国际志愿者服务的博物馆,来听他的介绍。

“他们奥地利国外服务组织在我们中国就两个点,一个是上海的犹太研究中心,然后第二个就是我们拉贝纪念馆。所以其他的博物馆是没有这种功能的。我们拉贝馆有两个功能嘛,一个拉贝纪念馆,第二个就是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宣传和平、宣传人道主义的一个场所嘛,所以他们这个国外服务组织也就是认准了我们这个点。”

周:入选国际和平博物馆的拉贝故居,现在每年超过万人前来参观。而每一年的今天在南京城上空准时响起的防空警报,盘旋的悲鸣声好像重重地敲打在我们的心上,也提醒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铭记1937年12月13日,南京,南京!